比特幣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8年11月首先提出來的,這是一個不需要政府等中心機構參與,而是所有人一起維護的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比特幣總量是恒定的,共2100萬枚。有“數字黃金”的美名。
因為沒有與現實世界中的實物進行交換,所以無法衡量其價值。此時的比特幣是沒有價格的,只是程序員和極客手中的玩具,而第一次被當做貨幣是在2010年5月。
2010年5月18日,一位美國佛羅里達州昵稱為Laszlo的用戶在Talk上發帖,想用10000比特幣買兩份披薩。在Jercos的參與下,最終于5月21日,Laszlo用10000比特幣換來兩份披薩,這筆交易順利達成。雖然這兩份披薩總價值25美元,但這卻是比特幣歷史上歷史上第一次有記錄的把比特幣當做現實生活中的貨幣進行交易。
如果按2017年12月的歷史最高價計算,這10000比特幣至少可以兌換13億人民幣,這大概是歷史上最貴的披薩餅了。
新手交流 / 共同成長
添加時請備注“86”
在早期如果你的電腦安裝了比特幣客戶端,打開客戶端之后會自動將網絡上的全部交易信息數據下載到本地,用自己的電腦生產比特幣,當一個“礦工”。一臺普通的個人電腦就可以滿足算力,甚至初期登陸網站就免費贈送比特幣,很多人就這樣不知不覺的變成了億萬富翁。
隨著加入的人越來越多,數字貨幣會變得越來越難挖。此時礦工會提升計算機的硬件配置或多配備一些設備來進行挖礦?,F在,個人挖礦的時代已經結束,需要購買礦機或者租用云礦機來參與挖礦。
中本聰曾預料過,具有更強運算能力的芯片將會打破之前手工作坊式的挖礦格局。他呼吁起草一個“君子協定”,推遲軍備競賽的到來。在他看來,個人電腦CPU挖礦是普及比特幣最好的選擇。但是更強算力,讓礦工們趨之若鶩。從受人追捧到無人問津,CPU芯片僅僅用了幾個月的時間,礦工用消費選擇真實地推動了礦機發展的進程。
依照國家法律政策必須進行個人實名認證
在法幣交易頁面找到一鍵買幣并按提示操作
按照提示付款成功后點擊“已付款”
等待賣家確認收款后放幣完成交易
* 官方認證安全交易平臺 3分鐘急速買入